※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文字学
※所开课程:
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编辑现代化手段、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电脑排版与编辑、中文信息处理
※获奖信息:
2001年9月,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传统语言文字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排名4
1997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汉语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获奖排名3
2002年 《文字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度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8年《“古代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获首届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软件音像类 二等奖
※研究课题:
2008年 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项目,一般项目,“甲骨文整理及其Unicode国际编码研究”
2006年 参加“甲骨文国际编码表的研制”横向项目
2002年 主持 教育部语委“十五”规划项目,“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拆分序列及汉字结构方式规范”
2001年 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甲骨文计算机字库与编码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740035
1998年3月-2001,高教司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部分专业主干课和公共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
1997年-2000年,北师大 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项目“小篆字库及输入法的开发”
※论文及著作信息:
一、论文: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李国英、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汉字效用函数研究”,周晓文 李勇,语文研究,2009(1)
“汉字整理工作的现状与任务”,李国英、周晓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汉字构形层级变化之量化研究”,周晓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汉字形体关联度模型及计算”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周晓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7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理统计方法在汉字规范中的应用”,周晓文、王晓明,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2期
“从甲骨文字形看汉字的造字方法”,周晓文,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9(2)
“汉字研究与信息科技的发展”,周晓文、李国英,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二辑(总第九辑)
“汉字构件系统数学模型的创建与分析”,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总第201期
“汉字系统直接构件模型的建立”,李勇 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月,第42卷 第6期
“计算机小篆字库的设计与实现”周晓文, 2006年2月,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许慎文化研究》
“建立‘信息交换用古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周晓文 李国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一期
“汉字编码与汉字规范”周晓文 李国英 《汉字研究》第一辑 2005年6月
“古文字字形的网络实现”周晓文 童国兴 新亚论丛 2004年第一期 2004.6
“古文字字库的设计与实现”,周晓文,商务印书馆,《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第一辑》2003年10月
“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周晓文、李国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6期,总第135期
“古籍数位化的重要里程—北师大完成小篆字形字库的建立”,汉学研究通讯(台湾),1998,第17卷第三期(总号第67期)
《古代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周晓文,李国英,“语言文字应用”1996,2期(一级学科刊物,折算1.5篇)
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应用,周晓文,宋继华,“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5期,总第79期(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以计算机为手段的汉字构形史研究,王宁,周晓文,《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2001年10月
《说文解字》计算机研究系统与各类属性的测查,王宁,周晓文,齐元涛,杨宏,1995年,“中国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现代化 国际会议论文集”
《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的设计与研制,周晓文,李国英,1995年7月,“中国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现代化 国际会议论文集”
一种描述古汉字字形的计算机技术,周晓文,李勇,1997年5月,“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北师大出版社
二、著作:
2008年2月 专著《汉字构形属性历时演变的量化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年10月《格律诗小宝典》,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
2000年6月 出版《文字国》光盘,出版单位:北京电子出版物出版中心 《文字国》香港版,香港大学课程学系,香港语文基金赞助 2000年12月
2000年5月 出版《小篆字库》光盘,出版单位:北京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