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学术交流 |成果展示 |学生信息 |高级研讨班
我中心民俗学专业4人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学学科点, 2010年12月9日和18日4人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毕业。

由钟敬文先生生前提议并邀请,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点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与民俗学学科点合作指导的第三批博士生孟蕾和游睿山通过答辩。孟蕾的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是《阶层与品味的不对称——转型时期名品消费趣味的形成机制研究》。答辩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晓萍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夏建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萧放教授,沈原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从社会文化品味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前沿问题,选题新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性,对社会学和民俗学两个学科的研究都有启发。在社会学方面,作者在国内学者已有相当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上,纳入布迪厄的品味概念,结合凡勃伦、齐美尔等的学说,主要针对我国转型时期勃然兴起的名品消费现象,对其消费品味与社会阶层的分层类型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拓展分析,引入文化符号概念,使用大量个案资料,揭示出我国当代名品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阶层群体与消费品味不对称的社会现象,并对这一值得关注的倾向作了很深入的分析。作者提出,名品消费符号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社会转型对民生的影响和文化传统作用,是有深层性质的探讨。在民俗学方面,作者的研究对消费民俗研究理论有明显的补白意义。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游睿山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在地精英”与地位不一致——乡村医生社会地位变迁研究》。答辩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刘精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夏建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晓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刘精明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以农村赤脚医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我国中西部五省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充分讨论了农村医疗制度变迁过程中赤脚医生地位不一致状态及其变化,选题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所讨论的问题对社会学和民俗学两个学科的建设都有重要启发。作者就中医传统与现代西医结合的方向及其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政府管理观念和医疗改革实践中得失,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从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在地精英”的理论概念。作者较好地分析了农村医生在我国基层社会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位置和作用,展示了他们在新制度建立和旧传统交汇的农村地区表现的长期日常实践和广泛文化认同。作者认为,这些都具有独立的社会分层价值和自身的文化定位。该论文的研究,为拓展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民俗学的民间医疗研究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一篇较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民俗学学科点两位少数民族博士生答辩毕业。蒙古族博士生宝花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民俗志》,博士生导师:色音教授。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尹虎彬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晓萍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陈岗龙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那木吉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萧放教授,尹虎彬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以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档案资料以及前人对游牧文明、蒙古民俗的研究成果,主要运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理论,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现代化进程、生态危机和“移民搬迁”背景下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习俗的变迁,着重关注生态环境、现代社会转型与民俗变迁之间的关系,首次用汉语撰写了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民俗志,是一部描述和研究动态民俗的创新性成果。作者指出,当地居民利用本士知识、民间智慧,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全文的学术史理论阐述与民俗志个案描述结合得很好,作者在综合研究民间信仰、传说故事和族群认同的基础上,对阿拉善地区和蒙古族民俗认同提出了个人见解,作者提出,当地人对“阿拉善”的地域认同更强于“和硕特”部族的认同。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新疆柯尔克孜族博士生古丽·巴哈尔·胡吉西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新疆柯尔克孜族麻扎民俗志》,导师:董晓萍教授。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汉语系陶立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尹虎彬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陈岗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色音教授,郎樱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是中国青年学者对柯尔克孜族麻扎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拓展了柯尔克孜族民俗学的研究领域,选题具有创新性。作者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的所有麻扎、麻扎崇拜和相关的歌谣与传说,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田野作业中的访谈记录、资料归档、文献引用,尤其是正文后的附录,符合学术规范。作者在此基础上,分析柯尔克孜族麻扎的内涵和特征、麻扎信仰与萨满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等,立论扎实、观点明确,具有说服力。论文所讨论的柯尔克孜族麻扎信仰与《玛纳斯》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术界对英雄史诗《玛纳斯》的认识范围。作者的本项成果由学术论文、麻扎数字词典和调查报告三部分组成,配有麻扎地图示意图,资料扎实,论述清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文/言冰 摄影/晓慧)


版权所有© 2014 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